首页  |  招聘信息  |  ENGLISH
新闻动态 news
新闻动态
 
 
 
首页>>新闻动态   
 
 
 
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(崇明线) 穿越长江区间隧道顺利贯通!
发表时间:2025/3/19
 
 

    3月13日,在经过长江江底长达9公里多的长距离穿越后,直径13.5米的“申崇号”超大盾构机的盾尾部分完全脱出接收井洞门,宣告由我司监理的22号线(崇明线)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隧道工程顺利贯通!这是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大里程牌节点。此前,“申通号”盾构已于去年顺利打通南港区间,而“申崇号”盾构机成功穿越长江,标志着崇明线穿越长江的隧道已经全部打通,为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   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(崇明线)过江段由南港、北港两段越江隧道区间构成,此次贯通的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长约9.024公里,是目前国内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工程。申崇号”盾构机从长兴岛始发井出发,采用直径13.5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进行施工,昼夜奋战连续推进,克服了长江口水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,历时717余天穿越天堑长江,最终抵达崇明岛的接收井,圆满实现精准贯通。

    科技赋能,盾构机装上“智慧脑”

    盾构采用了数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,集成了盾构磨损监测系统、隧道内交通控制系统、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及通风系统等措施,解决了盾构长距离推进、盾构穿越不良地质土层、穿越长江大堤确保大堤变形稳定等难题,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、常态化高效运行。

    风险管控,扎牢安全口袋

    失之毫厘、谬以千里。长江江面之下43.5米,掘进9公里多,超长距离对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要求。其中穿越⑤3-2层砂质粉土夹粉质粘土和⑦层砂质粉土地质,最大水深达27.3m,最大水头高度58.8m。面临着掘进稳定性差,刀盘刀具磨损、管路磨损、盾尾密封可靠性差及超长距离影响测量精度等众多风险。髙水压下盾构施工,盾尾密封要求高,如果盾尾密封不满足要求,会导致泥水、流砂涌入隧道的风险。监理部始终将盾尾密封作为盾构掘进安全控制重中之重来抓,对盾尾油脂注入量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,对每环管片推进参数详尽填写记录,确保实现盾尾无积水目标落实。

    四学两查,监理工作再细化

    为积极响应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提出的“十个目标”和“高质量建设”要求,监理积极开展“四学二查”工作,编制“监理作业指导书”对工程控制目标进行细化分解,力争达到高质量工程管理水准。

    盾构推进过程中,除日常巡视盾构推进质量外,每周巡视施工周边环境,每日流转监测数据,监测数据出现波动时,及时组织人员召开专题会议,制定后续措施。定期对隧道沉降、管片收敛等进行复核。确保盾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。特别是在盾构穿越南北港大堤过程中,监理派人24小时进行值守,根据地面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,确保海塘大堤绝对安全。

    连克17项风险,实现隧道施工“零”渗漏

    长江江面下43.5米,直径达13.5米的“申崇号”盾构掘进超过9公里,超长距离对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要求,所谓“失之毫厘、谬以千里”。为此,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高精密仪器测量,确保盾构精准抵达。最终,北港大盾构隧道区间盾构接收轴线与洞门中心偏差控制仅在±2cm内,实现精准进洞;40599块管片严丝合缝,实现隧道施工“零”渗漏。

    目前,随着大盾构区间全面贯通,越江隧道区间已经全面进入内部结构施工阶段,预制烟道板安装、现浇中隔墙施工等作业正多断面有序开展。

    “轻舟已过万重山,地铁连通咫尺间”。未来,22号线将与上海地铁网无缝衔接,大幅缩短崇明与市区时空距离,市民可乘地铁直抵崇明,领略生态岛魅力。这不仅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,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,还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。




关闭窗口

 
  上海斯美科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    版权所有
   沪ICP备15002161号-1   
地址:上海市黄兴路1725号怡富广场22楼 电话:021-65558671 传真:021-65558671-8011